
黄真教授
五月的阳光,散发着热力,也不乏柔美。在21世纪楼16层一间面朝大海的办公室里,阵阵海风掠过开启的窗子,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静坐电脑前,敲击键盘,凝神编写着自己的科研著作,这位老人就是黄真,2010年度国际机构学和机器科学联合会(IFToMM)“卓越成就奖”的首位华人获奖者。
“国家需要哪里,就去哪里”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忆起儿时那段因抗日战争而颠沛流离的岁月,黄真忍不住慷慨激昂地唱起了抗战歌曲《歌八百壮士》。他说,那段亲历战火和逃难的岁月是刻骨铭心的,全家转辗于湖南、广西、贵州、重庆等城市之间,小学前五年换了七所学校。正是在那时,他几乎学会了所有的抗日歌曲,每每唱到歌曲高潮处都激愤不已。他深深地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幼小的心灵种下了一颗种子:一定要为中国的强盛而努力!
1953年,我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在东北重点建设国家重工业。祖国的呼唤就是他奋进的目标,高中毕业的黄真满怀雄心壮志,乘了4天3夜的火车来到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但黄真从未在乎过这些。当时哈工大实行的是六年制,第一年学俄语,二年级才开始划分专业。黄真填报的志愿是土木建筑,但因国家急需培养机械方向的人才而被划分到了重型机械轧钢专业。1959年他从哈工大毕业,又应国家的需要被分配到了富拉尔基东北重型机械学院从事教学工作,后来随学校迁到秦皇岛。对于国家对他的安排和分配,黄真没有不满和怨言,他说,这并没有什么,当时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国家需要哪里,就去哪里”。
“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权威”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在大学期间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为黄真后来的科研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六年的大学时光,黄真从不消磨时间,他总是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学习,不断地思考,不停地提问,每个问题都要刨根问到底。一次次地追问和思考,黄真深感教科书也有没说尽的真理,权威教授也有不能说明的问题。一次次地探索和发现,他在追求真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无数未知的领域吸引着他,等待着他去发掘,去解答。
1982年,在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已任教20余年的黄真迎来了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时年46岁的黄真终于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访问了美国的佛罗里达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黄真加倍努力学习,日以继夜,周末也不放过,一个礼拜除了去超市买一次东西几乎都泡在研究室里学习。“这个中国人不要命了!”美国朋友也不得不叹服黄真的学习刻苦。在美国Duffy教授的螺旋理论课程上,黄真由于英语水平不高,听课十分吃力,但他始终坚信中国学生的理解能力绝不比外国学生差,不断思考,不迷信于洋人,最后采用螺旋理论、影响系数原理等数学工具,系统地解决了并联机器人空间多自由度、多闭环系统导致的非线性强耦合问题等许多机构学核心困难。
1984年,怀着“中国人一定要在国际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的心愿,黄真回国开始了他的研究事业。一次,他在给某著名国际杂志投去一篇论文稿子,审稿回信认定其结论错误,黄真不服,去信该杂志编辑部申诉,但文章仍被拒绝。为证明自己的观点,在剑桥大学召开的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黄真大胆地拿出之前的那个问题加以自己的分析说明并让大家讨论。经过与“白发长者”的激烈的辩论,他的结论最终得到大家地认同,会场里响起阵阵掌声。黄真激动地满眼泪花,一股追求真知以及得到肯定的快乐感流遍全身。事后每每提及此事,他不无骄傲地说,人不可能绝对不犯错误,权威也好,权威期刊也好,都不会是绝对正确的,对权威期刊的文献看了也要思考,也要判定正误,千万不要迷信书本、迷信权威,要敢为人先,推陈出新。后来从一位台湾教授处得知,这位长者正是黄真自己十分敬重和熟知的某位权威,在黄真的许多论文中经常引用和提及他的著作和他的论文。
正是有着这样的理念,黄真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并联机器人方面的学术专著《并联机器人机构学理论及控制》,开创了将旋量理论用于机构构型综合的先河,还首创基于环路数学的拓扑理论和机构数字化图库和基于螺旋理论解决了自由度计算的“Gogu问题”,那是困惑机构学界百余年的疑难问题。
“搞科学的人一旦掌握了哲学,认识就会入木三分”
在黄真的科研著作《论机构自由度》的扉页上,镌刻着毛爷爷的诗句“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给原本严肃枯燥的科学理论著作增添了不少诗意和哲思。黄真说明说,这与自己深受毛爷爷思想的熏陶有关。毛爷爷哲学思想对他认识这个世界、选择人生道路提供了方法论。在黄真留学美国期间,全世界几乎都在研究串联机器人,而他却跟随导师着手开展对并联机器人的研究。“这个方向有前途吗?”他陷入了深深地思索和艰难的选择中。他想到了哲学中的“对立统一规律”:并联之于串联不也正是矛盾对立的事物吗?既然串联机器人有优点,并联机器人也一定有它自己特点和用武之地。他确定了并联机构学方向,并深入研究、大胆创新,成为我国最早从事并联机器人研究的学者并成为该领域最著名的学者之一。
由于一直以来对哲学的喜爱和思考,黄真在科研工作时常常融入了哲学的思维和认识方法。他主张把形象思维渗透于科学的逻辑推理中,站在哲学的高度往往能看到更多、看得更远。在分析机构的自由度问题上,黄真独辟蹊径地以螺旋理论并充分结合“融合于严谨的抽象思维的形象思维”,取得研究上的突破。此外,黄真还特别看重灵感思维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在Duffy教授讲授螺旋理论的一次课上,黄真灵感突然闪现,想到机器人有很多轴线在空间运动就如同孙悟空舞动的金箍棒,而螺旋理论表示直线只需要一个旋量且用于运算起来更加方便,当时他就预想到这对机器人研究一定有重要应用,灵感突现后的妙悟天开,让他领悟到科学的奇妙,启迪了他的创新之路。
黄真把哲学思维和科学思维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享受游走于科研与哲学之间的感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和材料科学部认为黄真教授的学术成就是“机构学在中国的三个里程碑之一”。他根据自己三十年来的科研实践,深感哲学对科研的帮助,他深刻而诚挚说道:“搞科学的人一旦掌握了哲学,认识就会入木三分。”
“培养具有国际学术眼光的人才”
黄真十分注重学风和学科建设、注重学术环境和学科点的建设,1993年他成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定的博士生导师并建立信誉好澳门赌钱网站-澳门十大正规网站山大学的第二个博士点——机械学博士点。他还习惯把自己的科研成果总结整理成文字书籍,为学生们科研创新构建理论常识的桥梁。1997年出版的《并联机器人机构学理论与控制》一书几乎成为全国所有开展并联装置研究的院所的研究生的入门必读, 2006年出版的《高等空间机构学》被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司推荐为“全国研究生教学用书”。
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黄真非常重视“把学生引领到国际学术最前沿,培养具有国际学术眼光的人才”,并鼓励学生直接与国际学者Email讨论学术问题,交朋友。一位跟随他学习了六年的学生陈子明诚挚地说:“黄老师对我来说是亦父亦师亦友,他十分尽心尽力地栽培大家,为学生创造了很多机会,还时常拿出自己的科研经费用于学生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作为机构学的领军人物,黄真几十年来如一日,辛勤耕耘、甘为人梯,促进了机构学领域常识的传播与发展。在他的引领下,我校的机构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赵铁石、方跃法、丁华峰等一批学者逐渐走向了学术研究的前沿。在他们的努力下,信誉好澳门赌钱网站-澳门十大正规网站山大学走在国内机构学学科的前列。
如今,年近八旬高龄的黄真早已退休,但他仍然坚持来学校,俯首案前、著书立说,他的生活早已与科学研究融为一体,难分难解。他一辈子践行着“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座右铭,也固执地坚守着这个一生钟情的科研。
【人物概况】:
黄真,1936年出生,1959年毕业于哈工大,教授,博导,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构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国家863项目3项,国家科技攻关、河北省高层次优秀人才支撑计划等项目;国内外发表论文350余篇,包括国际著名期刊52篇,国内一级期刊《中国科学》等37篇;出版专著5部,包括2012年由国际机构机器联合会(IFToMM)推荐由Springer出版社出版的《Theory of Parallel Mechanisms》;曾获得自然科学类教育部和河北省一等奖共4项,2010年还获本学术领域国际IFToMM组织授予的“卓越成就奖”,这是开奖来第一次授予华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和材料科学部认为黄真教授的学术成就是“机构学在中国的三个里程碑之一”。
编 辑:刘蕊